收起
网站主题皮肤1
网站主题皮肤2
网站主题皮肤3
<
>

闹市中的秘密据点

发布时间:2021-06-24 来源:广州市国家保密局 浏览量:- 【字体: 视力保护色:

  作者:刘思兵

  单位:广州市卫生健康委

  引子

  出大事啦!村子全部被包围啦!

  不好啦!不好啦!村里出叛徒啦!是谁?难道是他?正当大家七嘴八舌开始议论时,裕安围村已经被国民党反动派的军队团团包围,几名国民党士兵手拿喇叭筒从不同方向往村子深处行进,一边走一边大声叫嚣着:“16岁以上的男子,现在、立刻、马上到晒谷场集合。”一时间,老人、小孩、妇女的喊叫声,杂乱无序的脚步声,与犬吠声混杂在一起,瞬间打碎了村子的宁静。

  等到16岁以上的男子全部被集中到晒谷场时,国民党军队的一个矮个子军官站在晒谷场的高台上,高声叫嚣着:“据可靠消息,你们这些刁民当中有‘红带友’(参加广州起义的同志当时都以佩戴红布带作为标志),是谁?马上给我滚出来……”

  这时,大家原地不动、面面相觑,没有一个人主动站出来。国民党军官又说道:“只要你们主动站出来,‘改过自新’,我们是不会亏待你们的。”又是一时间的沉默不语、纹丝不动,仿佛空气已经凝固了。

  看没人站出来,国民党军官狗急跳墙,大声吼道:“你们这些刁民,敬酒不吃要吃罚酒。那好吧,把他带上来,让他逐一指认。”

  话音刚落,只见一名留着中分发型、贼眉鼠眼、斜穿着衣服的矮个子,像哈巴狗一样走到了国民党矮个子军官前面,低头哈腰、一脸假笑,说道:“报告长官。”

  “这些人你都认识吧?”矮个子军官问道。

  中分头微微地应答:“是。”

  矮个子军官命令道:“既然他们不主动站出来,那你就下去一一把‘红带友’指出来吧!”

  中分头被几名国民党士兵带着到队伍中一一指认。

  他走到陈锦生前面,怯怯地说:“他……”

  “呸,你这个叛徒……我当时怎么就没有看出你来。”陈锦生昂首挺胸地对中分头狠狠地说道。

  他又走到梁耀前面,对国民党说:“他……”

  “哼,你这个走狗……”

  ……

  “还有他。”

  “呸,你这个叛徒,没有骨气的东西。”陈巨成狠狠地说道。

  就这样,凡是被中分头指认的共产党员,都被一一捆绑,强行带到另一边。在不到一袋烟的工夫,陈锦生、梁耀、梁添、梁灿坚、陈秋成、陈巨成、原南、叶佳、郭珠9名共产党员被捕了。其中,除了年龄最小的18岁的陈巨成最后在狱中被折磨致死,其余8人全部于1929年2月17日被反动派在东较场杀害。

  出卖革命同志的叛徒叫姚常。他是裕安围党小组在芳村成立时的一名党员。

  回望历史 教训惨痛

  这是广州起义失败后,发生在裕安围村真实的一幕。党内出现了叛徒,保密工作功亏一篑,党组织遭受了重大损失,血的教训值得我们永远记住。

  走出广州地铁一号线西塱站,沿着马路经过几家热闹的大型批发市场,转进临着河涌的一条窄街,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掩映在绿树中的“裕安围”三个大字的牌坊。牌坊两旁刻着一对楹联:“裕溯当年要承先启后,安居今日应继往开来”。这便是裕安围村。大革命时期,这块只有40户人家、100余人、1000平方米左右的土地,却是有名的红色游击区。

  1924年,广州市郊第一区农民协会在芳村成立,芳村地区的农民运动迅速发展。裕安围村的陈锦生、陈秋成二人被选送到“广东省农协干部训练班”学习。学习期间,陈锦生参加了中国共产党,成为裕安围的第一位中共党员;其后,党组织继续发展了叶佳、梁添两位同志入党;同年5月,该村成立农民协会及农民自卫军(以下简称农军),全部农户不仅都是农民协会的会员,还是农军。当时,由这9名中共地下党员组成的党小组担起了历史使命,积极宣传党的先进思想,组织农军全面参与广州起义,占领石围塘车站,进入市区狙击敌人……据历史记载,广州起义期间,裕安围的农军曾是农军主力。直至广州起义后,裕安围的共产党员仍然坚持在本村开展地下斗争。

  血雨腥风保密最重

  经过大革命浩劫后的裕安围民众,在党的领导下,具有高度的革命斗争精神和较强的保密工作意识,对党有着深厚的情感。裕安围群众基础扎实,又有优越的地理环境,河网纵横,水路交通四通八达,民众天天在田地间劳作,不被日伪军注意,成为了广游二支队理想的秘密据点。当情况紧急时,广游二支队不少队员先后来裕安围隐蔽,避过了敌人的疯狂“围剿”。后来广游二支队在芳村的秘密据点还扩展到步滘、赤岗、南丫和谷树等村。为保住这些据点不被敌人发现和破坏,据点的政权必须掌握在人民手中,但又不能暴露在敌伪的眼皮底下,这就需要建立两面政权。于是,党组织设法使村长成为“白皮红心”干部,让村长表面做一些功夫给敌伪看,如征粮、征兵、供给、征税等,取得敌伪的信任,私底下全力支持抗日游击工作。如裕安围的陈恩、赤岗的李公侠、凤溪的保长虽不是游击队员,但他们下属的三个甲长是地下党员,重大事情都由甲长出主意决定,保长无异议。

  为了既能稳、准、狠、精地打击敌人,又能保存党的有生力量,裕安围党组织建立了专人专项工作制度。如在平洲、赤岗、凤溪三个秘密交通站开展工作时,由年纪较轻的叶斌担任交通员(通信员)。采用单线联系的方法,每隔一两天,便把芳村敌伪活动的情报和各据点的情况,直接送到二支队,再把二支队印发的传单,从顺德西海等地带到平洲交通站,一部分送到赤岗,最后带回凤溪。传单带回来后,由党支部分配给党员秘密散发,或由叶斌带领一批年轻人连夜到五眼桥、芳村、盐步等地散发。如果二支队的干部转移到芳村据点,或去广州参加秘密会议,则由老交通员带路,走迂回路径,绕过敌人的据点,到达目的地。有一次,突然得到敌伪第二天要包围二支队驻地的情报,当时已是傍晚,叶斌火速从东漖经沙洛,渡河到南浦,再渡河到达目的地,把情报交给二支队。二支队连夜转移。第二天,敌伪来势汹汹,却扑了个空。

  1939年秋,广游二支队派共产党人黄友涯、梁铁二人,秘密来到裕安围,开展抗日活动。为方便他们开展工作隐匿身份,村里特开设了裕安围小学,让黄友涯和梁铁以教师身份做掩护。黄友涯和梁铁在裕安围开展抗日活动遇到危险时,群众都敢于站出来维护他们,说是自家亲戚,是裕安围小学的教师。一次,黄友涯被捕后,村民们一边派人将情况报告广游二支队,一边商量紧急营救的办法。裕安围群众派出了代表,向西塱和麦村富有人家借了50担谷进行营救。党组织也通过关系,请当时在芳村南海一带有影响力人物进行斡旋。好在身份未暴露,又经多方营救,黄友涯在被关押了12天后,于1942年8月26日获释。

  红色精神世代永传

  1963年12月,广州市人民委员会为表彰裕安围人民对革命的贡献,正式授予裕安围为“革命老根据地和红色游击区”荣誉称号;

  1995年5月,裕安围成为广州芳村区(今荔湾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1997年广州起义70周年纪念时,村民自发集资修建裕安围革命老区纪念馆;

  2008年,裕安围被选定为广州市城中村整治改造的试点,裕安围革命老区纪念馆旧址被拆除;

  2012年,在旧址对面,村委集资重建三层高、占地134平方米的新纪念馆;

  2018年7月,西塱裕安围革命老区纪念馆正式揭牌为荔湾区第一批“新时代红色文化讲习所”,向后人传递革命先辈的不屈精神。目前,西塱裕安围革命老区纪念馆为广州市一级文物保护单位。

  结束语

  党的保密工作伴随着党的成立而产生,从诞生之日起,就始终处于党的领导和管理之下,同时也随着党的事业发展而不断完善。在革命战争年代,保密就是保生存、保胜利。和平建设时期,保密就是保安全、保发展。进入新时代,保密工作的主要任务就是保党的长期执政地位、保国家安全、保人民幸福、保民族复兴。在这条隐蔽战线上,“把一切献给党”是党员们始终秉持的信念和操守。在那个战火纷飞、硝烟四起的年代,他们爱党敬业、无怨无悔,把青春、智慧都献给了党的保密事业。绝大多数人一辈子隐姓埋名,甚至终身不娶未嫁;有的在虎穴驰骋,成功潜伏;有的在刀尖跳舞,为革命胜利付出了年轻而宝贵的生命。

  如今的我们生活在一个和平的年代和一个强大的国家,心怀感恩的同时也应铭记历史。特别是作为新时代的保密人,更要争做保密战线上的英雄,为保守国家秘密、为中华民族复兴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图片2.png

西塱裕安围革命老区纪念馆

  参考资料

  1.瞿姝雯:《埋藏着火种的革命老区裕安围》,载《乡愁荔湾》,2020年1月。

  2.黄珊建:《珠江畔的抗日老战士黄友涯》,暨南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下载链接:闹市中的秘密据点.docx




当前位置 : 首页 > 专项栏目 > 广州红色保密故事

闹市中的秘密据点

发布时间:2021-06-24

来源:广州市国家保密局   浏览量:-

【   字体:  

视力保护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