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9年前,龙梅、玉蓉冒着生命危险在暴风雪中保护集体羊群,这一“草原英雄小姐妹”的故事传颂至今。49年后,在改革开放的热土——广州,也有一对姐妹,她们在不同的单位,默默坚守着对同一份事业的热爱,用无声无息的付出书写了一段保密人的佳话。近日,《广州保密》编辑部记者专程采访了她们,倾听这对姐妹背后的故事……
20多年见证的执着和收获
姐姐卢羡娴,广州越秀集团办公室经理,1983年工作,1986年担任保密员,先后在市委经济工作部、市委组织部工作,从事保密工作27年。妹妹卢向宽,市委台办秘书人事处副处长,1989年到市委台办工作,1992年担任保密员,一干21年。
做好一件事不难,而默默无闻、坚持不懈地做好一件事,却不容易。面对记者,姐妹俩的眼睛里满是岁月沉淀下来的淡定和从容。“1988年我到市委组织部被安排在保密室工作,当时才20多岁,部领导十分强调要保守秘密,当时觉得安排我在这么重要的岗位上,是对自己莫大的信任,要尽心尽力工作,确保不出差错。”姐姐的一言一行,对妹妹也起了重要影响。工作不分高低贵贱,都是为人民服务的需要,保密干部的职责就是保国家安全、保单位安全、保干部安全,让组织放心、领导放心,姐妹俩一直做得很安心。
快乐,是记者从姐妹俩表情中捕捉到的亮点。古人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快乐是工作的最高境界。妹妹向宽很直爽,“我把保密工作当成乐趣,积极投入,工作起来充满激情,认认真真做实、做细,做好每一件小事。同事们需要查找文件资料,只要一说出文号或大概内容,我就能马上找到,这并不是我的天赋,而是我对每份文件的来龙去脉做到心中有数,这也是我多年积累的结果。”在姐姐羡娴的眼里,保密就像自己的小孩,谁不疼爱自己的孩子?保密室就是家,谁会厌烦自己的家?她其实也有两次轮岗的机会,但出于对保密工作的眷恋和不舍,都放弃了,她说,“能在钟爱的保密工作岗位上发挥自己最大的作用,实现自己的价值,是职业生涯仍至人生最大的幸福,值得为之付出不懈的努力。”这份“钟爱”,还来源于领导和同志们的信任肯定,羡娴离开组织部到越秀集团工作后,组织部的领导和同志们查找文件时仍时常念叨起她来,让她心里暖呼呼的。
有了这样的心境,再平凡的工作也能干得出彩,姐妹俩从普通保密干部成长为处级干部就是很好例证。去年,姐姐羡娴荣获广东省保密工作银质纪念章,集团党委副书记对她说:“小卢,这是你应得的。”这枚纪念章,是对保密干部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人生没有几个二十年,我的职业生涯就快走向终点了,能获得这个奖,我无怨无悔了。获得这个奖,与领导关心支持、同事主动配合分不开,我真心感到幸福!”妹妹向宽同样精彩,曾荣获广东省对台工作特别奉献奖、广州市对台工作先进个人以及广州市保密工作先进个人等称号。不少人羡慕两姐妹能有今天的成就,但记者深切感受到,她们的工作成绩和职务提升都是用心换回来的。
把“冷”门变成“热”舞台
在很多人的眼里,保密工作是个清水衙门,不是显山露水、风光在外。而且保密员的工作特别缠身,位不高但责任重大、要求严格,经常要加班加点,来不得半点疏忽大意。“保密”二字看似简单,其实凝聚了很多……
姐姐羡娴刚到保密岗位时,每天都很紧张,不能放松下来。当年在市委组织部当保密员时,经手全市干部任免通知,一个字、一个标点、一个日期都不能出错。她既坚持原则、又灵活掌握,既讲清道理、又热情服务,哪份文不能看、哪个章不能盖,都明明白白、耐心细致地说清道理,而不是冷冰冰地告诉别人“唔得”(粤语,意为“不行”),她在这个岗位从没跟人争吵过。到越秀集团后,羡娴深切感受到企业更关注发展经济。因此,她不断传播这样的观念:保密不仅是保国家安全,同时也保企业经济利益,保员工的安全和家庭幸福。2010年,新保密法颁布后,她组织集团涉密人员学习新法,并用这样的例子现身说法——有位领导赴京开会,问能否带份密传,她说不行,领导说那记在笔记本上,她说也不妥,建议用心记住,领导最后说:“小卢,有这样的要求啊,好,我就按要求做。”羡娴用这个例子教育企业的涉密人员,即使是领导要带密件,也必须跟他说清楚原则,不能因为怕得罪人就不坚持原则,这其实更是保护领导。“保密工作一旦钻进去,就会学到很多东西。我得到的最大锻炼就是原则性和严谨性。”在越秀集团12年,羡娴始终保持着这种在保密岗位上历练出来的工作作风。她积极组织开展保密法制宣传和保密业务知识学习,坚持开展各项保密检查,每逢春节、“五一”等重大节日前都会做好节前安全保密检查,并认真协助市保密局开展对驻港企业的保密检查。
与企业不同,机关保密工作最主要的任务是保守国家秘密,尤其是对台工作,因为工作对象特殊,在工作过程中一定要保持清醒头脑,注意内外有别。台办领导对保密工作非常重视,经常大会小会强调保密工作的重要性。为了在领导的重视支持下做好保密工作,向宽善于“磨破嘴”,她定期向领导汇报保密工作,并常常借各种会议、保密检查、月度讲坛以及日常工作接触等渠道,不断向领导和同事宣传保密。她善于动脑筋,经常为台办保密工作出谋划策,把保密组织建设、宣传教育、各类检查、技术防范与对台业务相结合,当好领导的参谋和助手。她善于借助力,台办成立了保密工作领导小组,各处、中心主要负责人参与,向宽每年提议召开保密领导小组会议都超过三次,借助这个渠道争取各处、中心对保密工作的支持。记者感觉到,向宽是个特别有心的人,她认为保密员不能满足于干收收发发的事,要善于把保密室当成提高思想觉悟、业务知识和文化素质的平台。她注意从文来文往中认真学习各类文件,了解各处室的工作,熟悉单位的业务,在做好保密工作的同时主动承担单位党建、办公室事务等相关材料的起草工作,力争多方面全方位地挖掘提升自己。她撰写的《如何做好新形势下的涉台保密工作》,荣获了市台务系统2012年度优秀调研文稿二等奖。
结 语
采访快结束时,两姐妹用“一心一意”总结了她们多年来的经验和心得。“一心”就是责任心,“一意”就是时刻留意。有了这颗“心”,就有坚持不懈的动力,以及耐心服务的真诚;有了这份“意”,就能练就一双火眼金睛,在平时的工作和检查中及时发现失泄密问题和隐患,把保密工作做得实实在在、滴水不漏。
60年代“草原英雄小姐妹”的故事,让我们被一种纯真的信仰和集体主义精神深深感染;如今,从卢羡娴、卢向宽两姐妹普通而平凡的故事中,我们看到了新时代保密人对保密事业由衷的热爱、执着、淡定、奉献……
(市保密局,黄斌,周玉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