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0日,我随市直机关党务干部党性教育培训班来到兰考焦裕禄干部学院,进行为期4天的培训学习。培训以专题讲座、访谈教学、现场教学等方式,让我近距离解读焦裕禄精神实质、感悟焦裕禄精神的人格魅力,进一步提升了党性修养,精神接受了洗礼。
一是近距离认知焦裕禄。在焦裕禄纪念馆里,一张张珍贵的历史图片,生动再现了焦裕禄同志当年访贫问苦,带领兰考人民同自然灾害作斗争的场面,真实反映了焦裕禄同志艰苦奋斗、勤政为民的感人事迹。踏着焦书记的足迹,我们来到黄河东坝头、张庄和中州民族乐器厂进行现场教学,聆听焦裕禄同志带领兰考人民战风沙、斗内涝、治盐碱的感人故事,见证泡桐树为兰考人民带来的巨大经济效益。在访谈教学中,学院邀请了3位曾经与焦裕禄共同战斗过的老人向我们讲述焦书记的故事。刘俊生老人(81岁),当年是兰考县委办公室新闻干事,更是为焦书记留下4张珍贵照片的作者,现在纪念馆展览的遗物(藤椅),都是他用心保存下来的,他一直致力于宣传焦裕禄精神,立志为弘扬焦裕禄精神永不退休;雷宗江老人(74岁),他曾是兰考坝头乡雷辛庄大队会计,回忆当年与焦书记在兰考斗“三害”时,种泡桐改造生态环境,老人边回忆边情不自禁地学着焦书记当年对大家讲话时的手势,不时用手擦着眼角,语带哽咽:“想到焦书记,很难忘……”;魏善民老人(73岁),从父辈手中接过守护焦桐的使命(他父亲守护焦桐8年时间),30年如一日,不管刮风下雨,为焦桐浇水、除草、施肥整整32年,今天的“焦桐”更显得枝繁叶茂,生机勃勃。
二是全方位理解焦裕禄精神。2009年3月31日至4月3日,时任国家副主席习近平到河南视察时,专程到兰考焦裕禄陵园拜谒,并在全县干部群众座谈会上把焦裕禄精神概括为:为民爱民、艰苦奋斗、科学求实、迎难而上、无私奉献。焦裕禄干部学院张冲教授作的《焦裕禄在兰考的475天》专题讲座让我们对焦裕禄精神有了一个深刻的理解:时间回放到1962年12月6日,焦裕禄来到兰考,先后任县委第二书记、书记;他在兰考仅仅工作了475天,也就是一年零四个月的时间,但他带领兰考36万人民战胜了风沙、内涝、盐碱“三害”;1964年5月14日,因肝癌走完了他42个春秋的人生历程……张冲教授从临危受命、执政为民、鞠躬尽瘁等三个方面,饱含深情地讲述了焦裕禄同志在兰考的点点滴滴,生动诠释了他心系于民、执政为民、甘于奉献的公仆情怀。
仰视焦裕禄同志雕塑,我心潮澎湃。深刻感受到焦裕禄同志用他光辉一生铸就的“亲民爱民、艰苦奋斗、科学求实、迎难而上、无私奉献”的焦裕禄精神,不仅是引领、鼓舞着兰考人民发愤图强、开拓进取,使兰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变的制胜法宝,更是鼓舞和激励着广大党员干部为了党和人民的事业开拓进取、不懈奋斗的动力源泉。我们要学习弘扬焦裕禄同志“心中装着全体人民、唯独没有他自己”的公仆情怀,凡事探求就里、“吃别人嚼过的馍没味道”的求实作风,“敢教日月换新天”、“革命者要在困难面前逞英雄”的奋斗精神,艰苦朴素、廉洁奉公、“任何时候都不搞特殊化”的道德情操。
三是深层次思考“三严三实”。习近平总书记讲,焦裕禄精神“过去是、现在是、将来仍然是我们党的宝贵精神财富”。开封市委党校李永成教授所做《学习焦裕禄精神,践行“三严三实”》专题辅导报告使我们深刻感受到焦裕禄同志坚持实事求是、践行群众路线、坚守精神家园的道德情操所折射出的服务真理、服务人民的深刻理念,正是中国共产党90年来能与时俱进、焦裕禄精神50年来能历久弥新的共同本质原因;今天,学习焦裕禄精神,对巩固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成果、发挥“政治工作生命线”的作用,对践行“三严三实”、做“心中四有”干部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手抚枝繁叶茂的“焦桐”,我思绪万千。我们学习焦裕禄精神,首先是要用焦裕禄精神的底色浸染自己,而这正与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严于修身、严于用权、严于律己,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的要求高度契合;弘扬焦裕禄精神,践行“三严三实”,要用焦裕禄精神这面镜子,照出自己在思想境界、素质能力、作风形象等方面存在的差距和不足;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作为一名党员干部要自觉学习焦裕禄精神,把“三严三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做到真学真懂、学以致用,把持之以恒贯穿于践行“三严三实”的全过程。
(市局综合处 郭迅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