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基层保密宣传教育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发布时间:2013-05-29
来源:本网
浏览量:-
【字体:
大
中
小
】
视力保护色:
自新保密法颁布以来,各地迅速掀起了学习贯彻新保密法的热潮,应该说,宣传教育的力度是够大的,取得的成效也是显著的。但是,我们也应当清醒地认识到,由于历史、体制、思想认识等诸多方面的原因,当前对保密法的宣传教育工作的确还存在不少不容忽视的问题。为此,我们试图对存在的问题作一些简单的分析,以期引起决策者重视。
问题一:机构编制不合理。从目前情况来看,基层保密机构编制不够合理,人员编制太少,机构规格普遍偏低,根本不能满足保密工作新形势发展的需要。目前,区(县级市)保密部门虽然保留了保密委员会办公室和保密局两块牌子,但多数是党委办公室的内设机构,与其他部门合署办公,工作人员偏少。区(县级市)属各部门一般只有一个兼职保密员负责保密工作。现在广州各区(县级市)的保密行政管理部门的行政级别最高为副处级,部分为科级,级别较低,无法充分发挥执法管理的职能。如此攸关国家秘密安全的社会工作却配备如此少的工作人员,其行政管理部门却配备不高的规格,显然是与新保密法要求极不适应的。
问题二:指导思想有偏差。部分基层干部认为学习贯彻新保密法是软任务、搞不搞无所谓,特别是一些基层领导干部在促进地方发展的过程中,认为抓经济发展功绩明显、抓保密工作功绩难见。有的甚至在思想深处简单地认为“基层根本涉及不到国家秘密,国家秘密到了基层也就不成为秘密”了,即使学好保密法也无密可保。因此,一些基层单位在保密工作上投入的人力物力相对较少,在思想教育宣传阶段,每年发放的宣传资料,举办的宣传墙报,播放的保密警示录像较少,没有真正抓住保密工作的本质,保密自查防范意识相对薄弱。
问题三:宣传力度不够大。随着国家的发展,保密工作的重要性日益突显,在客观上要求保密法制宣传教育的对象要扩展到有接受能力的公民,包括各级领导干部,公务员和涉密人员。然而在实际的工作中,一些基层单位只重视涉密人员,而忽视对领导干部和普通公民的保密教育,而且宣传教育的模式陈旧,不能与时俱进,针对性不强。从近年来保密宣传教育的方式看,主要采用的方法是举办保密培训班,利用板报、墙报等宣传工具进行宣传,在普法读物上,空洞的理论知识占多数,且多为针对涉密人员的宣传手册,而针对领导干部和广大群众且通俗易懂的宣传资料相对匮乏。
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我们认为应采取以下对策:
一、要规范保密机构。在当前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和高科技迅猛发展的新形势下,保密工作已成为一项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工作,管理范围不断扩大,管理领域不断延伸,管理内容不断拓展。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迫切需要区(县级市)保密工作有一个健全稳定而又人手足够的工作机构来进行统一部署安排保密工作。上级保密部门应积极争取党委、政府领导的重视,进一步规范区(县级市)保密工作机构,依法确立保密工作部门的执法主体地位,配齐配足人员,确保保密行政执法有足够的人力支撑。
二、要提高思想认识。要采取有力措施,进一步深化广大干部,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对搞好保密宣传教育工作的认识,使各级领导干部和广大涉密人员切实增强敌情观念和法纪观念,强化保密意识,树立保密观念。党委、政府要把保密宣传教育工作摆在一个非常重要的位置上,真正列入年度综合目标考核的重要内容之一;要把保密教育培训作为公务员初任培训和任职培训的重要内容,将保密教育培训与涉密岗位资格审查和岗位考核结合起来;凡处级以上的领导干部每年的个人述职报告中必须有本部门保密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的开展情况,对不重视、抓而不紧没有实效的不能够确定称职,不能够评先评优;凡新提任的处级以上干部,必须严格进行任职前的保密法律法规知识考试,对考试不及格的不能任命。
三、要改变工作模式。一是从保密法普法教育读本上改变,针对不同层次、不同对象,由上级保密部门统一编制《领导干部保密手册》、《公务人员保密教育读本》、《公民保密教育读本》和《中学生保密教育读本》等。在教育的内容上以新保密法为主线,再针对不同层次、不同对象将与其工作、生产、生活等密切相关的内容,采取以案说法、一问一答等方式编写。二是在学法的方式方法上应当改进,对干部、公职人员、涉密人员要以保密法制讲座和自学为主;对普通公民,要充分发挥社区宣传堡垒作用,主要以保密法制宣传栏和适当的保密法制讲座为主;对大中小学学生将保密法律法规教育内容纳入教学计划。三是由上级保密部门将不同对象的保密法律法规知识讲座制作成光盘向社会发行,使不同层次的受众能够像听一首歌一样,就能听到看到专家教授的保密法律法规知识讲座。四是开展形式多样的经常性的保密法制宣传教育活动。机关、社区、特别是居委会要有固定的保密法制宣传专栏,同时,要充分运用广播、电视、多媒体、计算机网络等现代传播媒介,发挥其“触角”长,“射程”远,传递快,覆盖面广,形象直观,入耳入脑的优势,使群众走在路上能听到,坐在家中能看到,以耳濡目染的形式,把保密知识送到群众身边。五是各地结合每年的重大节日,发放保密法制宣传资料,向广大群众广泛宣传法律法规知识。六是把学法与依法行政有机地结合起来,经常开展保密执法大检查,不断提高广大干部群众学习保密法的积极性。七是大力开展保密法制文艺节目演出活动。通过编制保密文艺节目,如歌曲、歌剧、小品、相声、展览等开展丰富多彩、寓教于乐的文化活动,以此来优化保密法制宣传教育的环境和途径,起到润物无声,潜移默化,点滴渗透的作用。八是方式方法要坚持实效性,把握“着力点”,以增强法制宣传的渗透力。
(海珠区保密局,隋斌)
当前基层保密宣传教育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发布时间:2013-05-29
来源:本网 浏览量:-
【 字体:
大
中
小 】
视力保护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