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生活中,拼接技术大有用武之地。如果不小心将有用的纸张弄碎了,影响了它的正常使用,你动手将这些碎片重新拼接起来,就可使它“起死回生”,把损失降到最低限度。比如,无意中将装在口袋里的纸币洗烂了,而且有所破损,但只要票面残缺不超过五分之一,其余部分的图案、文字能照原样拼接的话,就可以到银行按照原面额兑换;若票面残缺五分之一以上至二分之一,其余部分的图案、文字能照原样拼接,仍可按照原面额半额兑换。
拼接有技巧,会拼才会赢。破碎文件的拼接,在历史文献修复、司法物证复原以及军事、情报领域都有着非常重要的应用。因此,如何利用碎块文件所携带的信息,对其进行准确、快速、高效的复原,既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又是一个望而生畏的艰巨任务。目前,学术界关于碎片复原的问题有多种研究策略,全人工不可能,全自动也不可能,主流解决方案是结合类似于拼图游戏的手工复原方法和进行匹配搜寻的计算机算法。
那么,碎纸机销毁涉密废纸的保密安全可靠度到底有多大呢?从理论上讲,经碎纸机粉碎的文件是可以复原的,但要看碎纸机的碎纸能力。碎纸机保密等级从高到低大致分为碎粒、碎段、碎条,粒、沫状效果最佳,条、段状相对效果较差。按照德国信息载体的销毁标准,在不考虑碎纸方式的前提下,碎纸机的保密等级分为五个安全级别:S1,无需辅助工具、专门知识,只要足够的时间就可以拼接复原;S2,需要辅助工具和一定的时间;S3,明显消耗人力,需要辅助工具和时间;S4,只有在使用特殊装备时才能拼接;S5,现有技术不可能拼接还原。换句话说,对于S1和S2,如果把拼接作为自己的乐趣,任何人只要有足够的时间是可以完成的;对于S3,商业间谍为了调查竞争对手的相关信息,肯花费一定精力拼接,也有可能做到;对于S4,CIA、FBI、克格勃之类的国家级情报机构完全能做到;对于S5,任何人通过任何手段都无能为力。
有鉴于此,为更好地加强保密防护工作,确保万无一失,我们要力戒将涉密废纸揉成一团或随手撕几下就扔进垃圾袋、废纸篓等不良行为,养成使用碎纸机销毁涉密废纸的良好习惯,并注意把握以下几点:一是使用国家保密局监制的粒状碎纸机;二是碎纸机的切割方向应垂直于文字书写方向;三是在碎完涉密废纸后尽可能将碎纸盒中的碎片打乱、分散,以免被别有用心的人进行拼接复原;四是经碎纸机碎过的碎片不能随意丢弃,要妥善保管好,定期交保密部门密销中心统一运送到定点纸厂进行化浆处理。
(南沙区保密局 朱儒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