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起
网站主题皮肤1
网站主题皮肤2
网站主题皮肤3
<
>

党政机关工作人员保密须知

发布时间:2012-12-18 来源:本网 浏览量:- 【字体: 视力保护色:

第一部       涉密载体管理保密须知

1.涉密载体有哪些种类?                                           

2.制作涉密载体有哪些保密要求?                                   

3.分发涉密载体有哪些保密要求?                                   

4.传递涉密载体有哪些保密要求?                                   

5.接收涉密载体有哪些保密要求?                                  

6.阅读和使用涉密载体有哪些保密要求?                             

7.复制涉密载体有哪些保密要求?                                   

8.携带涉密载体外出有哪些保密要求?                              

9.携运或邮寄涉密载体出境有哪些保密要求?                         

10.保存涉密载体有哪些保密要求?                                   

11.涉密载体立卷归档有哪些保密要求?                               

12.汇编、摘抄涉密载体有哪些保密要求?                             

13.销毁涉密载体有哪些保密要求?                                   

14.个人能保存和销毁涉密载体吗?                                   

15.涉密载体为什么不能随意交他保管和处理?                        

01 

第二部分  使用计算机、移动存储介质保密须知

16.什么是涉密计算机?什么是涉密移动存储介质?                      

17.涉密计算机为什么不能使用具有无线互联功能的外围设备?           

18.购置用于处理涉密信息的计算机要注意什么问题?                  

19.涉密计算机为什么不能安装来历不明的软件?                       

20.涉密计算机如何设置口令字?                                     

21.为什么涉密场所中连接互联网的计算机不能安装和使用摄像头等视频、音频输入设备?

22.涉密计算机为什么不能连接互联网?                               

23.连接互联网的计算机为什么不能存储、处理涉密信息?               

24.为什么不能在政府门户网站上登载涉密信息?                       

25.从互联网上拷贝信息资料到涉密计算机上应如何操作?               

26.为什么不能将他人的文件、资料随意拷贝到涉密计算机上?           

27.为什么不能使用具有无线上网功能的笔记本电脑处理涉密信息?       

28.私人计算机和私人移动存储介质为什么不能用于处理涉密信息?       

29.携带涉密笔记本电脑外出应当注意什么问题?                       

30.涉密计算机和涉密移动存储介质为什么不能随意让他人使用、保管或办理寄运?

31.移动存储介质为什么不能在涉密计算机和非涉密计算机之间交叉使用? 

32.未经专业销密的计算机、移动存储介质为什么不能随意淘汰处理?      

33.维修保养涉密计算机和涉密移动存储介质有哪些保密要求?            

34.销毁涉密计算机和涉密移动存储介质有哪些保密要求  

02 

第三部分  通信办公自动化设备使用管理保密须知

35.电信通信存在哪些泄密隐患?                                      

36.办公自动化设备存在哪些泄密隐患?                                

37.为什么不能在普通电话中谈论国家秘密?

    为什么不能用手机谈沦或发送国家秘密内容?                        

38.为什么不能将手机带进涉密场所?                                  

39.为什么不能用非加密传真机传真涉密文件、资料?                                                     

40.处理涉密信息的多功能一体机为什么不能与普通电话线连接?          

41.处理涉密信息的打印机、复印机、扫描设备等为什么不能连接互联网   

42.处理涉密信息的办公自动化设备坏了该找谁修理?                    

43.需要淘汰、报废的办公自动化设备如何处理?  

                                                      

第四部分  涉密会议和涉密活动保密须知

44.  组织涉密会议和涉密活动要注意哪些保密问题?                      

45.  涉密会议和涉密活动胡保密方案、保密须知包括哪些内容?            

46 涉密会议和涉密活动的场所、设备为什么要进行保密技术检查?        

47.  涉密会议和涉密活动为什么不能使用无线话筒等无线设备?            

48.  为什么不能随意引带无关人员进入涉密会议和涉密活动场所?          

49.  涉密文件、资料和其它涉密载体如何管理?                          

50 宣传报道涉密会议和涉密活动有哪些保密要求? 

                                                     

第五部分  出国出境保密须知

5I.在国外缈蝴间应当遵守哪些保密要求?                               

52.如何应对国外境外人员询问涉密问题和敏感性问题?                   

53.进人国外境外机构为什么不能携带涉密载体?                         

第六部分  对外宣传肯提供稿件保密须知

54.召开新闻发布会要注意哪些保密问题?                                

55.对外提供资料要遵守哪些保密要求?                                  

56.个人发表文章有哪些保密要求?                                       

57.信息公开要遵守哪些保密规定?                                      

58.接受新闻记者采访有哪些保密要求?      

第七部分 私人生活和个人交往保密须知

59.为什么不能与家人和亲朋好友谈论国家秘密?为什么不能随意引带家人、亲朋好

    友和其他无关人员进入涉密场所?                                     

60.重要涉密人员在社会交往中为什么要特别谨慎?    

 

附录

1.什么是泄露国家秘密?                                                

2.刑法对泄露国家秘密有什么样胡规定?                                 

3.《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对泄露国家秘密有什么规定?                

4.《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规定公务员的泄密行为将会受到哪些处分?    

5. 最高人民学院对泄露国家秘密有什么样的法律解释?                     

参考资料

 

第一部       涉密载体管理保密须知

1.涉密载体有哪些种类?

   涉密载体是指以文字、数据、符号、图形、图像、视频和音频等方式记载国家秘密信息的纸介质、磁介质、光盘以及半导体介质等各类物品。

·纸介质涉密载体是以文字、图形、符号等书面形式记录国家秘密信息的介质,如国家秘密文件、文稿、档案、电报、信函、图纸及其他图文资料等。纸介质涉密载体又称为“国家秘密文件、资料”或“密件”。

·磁介质涉密载体是以磁性物质记录国家秘密的载体,如记录国家秘密的载体,如记录国家秘密信息的计算机硬盘、移动硬盘、软盘和磁带、录音带、录像带等。

·光介质涉密载体是以光信号记录国家秘密信息的载体,如光盘。

·半导体介质涉密载体是以电子器件存储国家秘密信息的载体,如优盘(闪存)、存储卡等。                  

·密品是直接含有国家秘密信息的设备、产品等。这种设备或产品有的可以通过外观观察获得国家秘密信息,有的则需要通过一定手段进行测试、分析获得国家秘密信息。

相关链接:

    国家秘密的标志方式为“★”。“★”前标注密级,“★”后面标注保密期限。

如,某机密级国家秘密文件,保密期限为1年零8个月,其标志为“机密★2年”;再如,某秘密级国家秘密文件,保密期限为3个月,即可标注为“秘密★3个月”或“秘密★90日”。详细规定见国家保密局、国家技术监督局《国家秘密文件、资料和其他物品标志的规定》。

 

2.制作涉密载体有哪些保密要求?

制作涉密载体包括起草秘密文件、资料和印刷、制作国家秘密载体。

(1)起草秘密文件、资料的过程稿、送审稿、讨论稿、修改稿、征求意见稿,都要严格按照秘密文件、资料保密管理规定妥善保管,不能随意丢弃。

    (2)秘密文件、资料一旦定稿,应当严格履行定密程序,由承办人对照有关《国家秘密及其密级具体范围的规定》(又称保密范围的规定)拟定密级、保密期限和知悉范围;再由定密审核人对承办人拟定的密级、保密期限和知悉范围进行审查;然后报机关、单位主管领导审批,整个过程可以结合办文流程处理。

    (3)制作秘密文件、资料应注明发放范围、制作数量和编排顺序号。需要委托印刷厂印制的,应送国家秘密载体定点复制单位(以下简称定点单位)印制。禁止将秘密文件、资料委托非定点单位印制。

4)印制过程中的废页、废料、残页、残料、校对稿、胶片、胶版等,需要保存的,应当按照国家秘密载体保密管理规定妥善保管;不需要保存的,应当按规定销毁,不能随意处置,不得作为废品出售给废旧物资回收单位和个人。

    (5)使用磁、光、半导体等介质拷贝、刻录国家秘密信息,应当在本机关、单位内或定点单位进行,并在适当位置标明密级,不能托交其他社会单位或无关人员刻录、制作。

(6)严格按照批准的数量制作,承办人员及其他任何人都不能多制、私留涉密载体。

 

3. 分发涉密载体有哪些保密要求?

涉密载体的分发范围,主要根据该国家秘密事项的知悉范围决定。

(1)严格按照限定的知悉范围分发,不能擅自扩大范围。

(2)分发时应认真填写《涉密载体分发表》。分发表的内容应包括收文()单位、发文()时间、文件资料标题或简要内容、文号(编号)、密级、保密期限、发放范围、缓急情况、份()数、总份()数等栏目。

(3)传递涉密载体应当包装密封。封装时,要仔细核对信封或封袋()上收文()单位名称与文件通知单所填写的名称是否相符,核对确认无误后,才能密封。信封或袋牌上要标明密级、编号和收发文()单位名称。使用信封封装绝密级涉密载体时,应使用由防透视材料制作的、周边缝有韧线的信封,信封封口及中缝处应当加盖密封章或加贴密封条;使用袋子封装时,袋子的接缝处应当使用双线缝纫,袋口应用铅志进行双道密封。

(4)认真填写供机要交通或机要通信部门交接、投递签收的交接清单。

(5)涉密载体分发完毕后,要对所剩余涉密载体进行清点,发出数量和剩余数量相加要与总数量相一致。

分发涉密载体的各种登记清单,要保存3年至5年,以备查询。

 

4. 传递涉密载体有哪些保密要求?

(1)在市内传递机密级和秘密级涉密载体,可通过机要文件交换站进行,也可以派专人传递,绝对不能委托无关人员代为传递。

(2)寄往市外的涉密载体,要通过机要交通或机要通信部门传递,不得通过普通邮政邮寄。

(3)直接传递涉密载体时,应由专门人员负责,传递途中不能办理私事或进入无关场所。

(4)传递涉密载体,应由收文()机关、单位的机要室或收发室签收,不能随意由无关人员代收。

相关链接:

 2003年,某机关一工作人员为了帮朋友解决一技术难题,擅自将持有的涉及某军品制造标准的机密级资料通过普通邮局邮寄,被有关部门查获,该涉密人员因严重违反涉密载体保密管理规定,受到严肃处理。

 

5. 接收涉密载体有哪些保密要求?

(1)接收涉密载体时应检查送达的密件是否是发给本机关、单位的,不是发给本机关、单位的,不能接收,并当即退给投递人员。

(2)检查信封、袋、套密封是否完好无损,确认未被拆开,才能接收。如发现问 题,应当立即将情况报告单位主管领导和发文()单位处理。

 (3)检查签收单上的登记与涉密实物是否相符,如果不相符,不能接收,同时要及时告知发文()单位,并要求投递人员弄清原因。

(4)各项情况检查核对无误后,由接收人员签名并注明接收时间,加盖接收单位收件专用章。

 

6. 阅读和使用涉密载体有哪些保密要求?

(1)阅读和使用涉密载体,应当在办公室或专门阅文室进行;确需在其他场所阅读和使用的,应当严格遵守有关保密规定。

 (2)阅读和使用涉密载体,应当办理登记、签收手续,涉密载体管理人员要随时掌握载体的去向。

(3)涉密载体阅读、使用完毕后应及时归还保密室或机要室,不得横传,不得擅自扩大知悉范围,不得私自留存涉密载体。

(4)不得擅自复制、摘录、摘抄涉密文件、资料内容。

相关链接:

某机关工作人员为加班起草涉密文件,擅自将涉密文稿带回家,被小孩撕下两页纸玩纸飞机。后经多方搜寻,最终只找到一页文件,另一页涉密文稿不见踪影。该涉密人员受到纪律处分。

相关链接:

南方某市直机关因工作需要领取211份秘密级地图,交由工作人员王某保管,王某将地图放在未上锁的木柜子里。后来该单位另两名工作人员清理办公室,将211份秘密级地图当作废品卖掉,导致大量涉密地图流入社会。

 

7.复制涉密载体有哪些保密要求?

(1)复制本机关、单位产生的机密级、秘密级涉密载体,应当经主管领导批准。

(2)复制非本机关、单位产生的涉密载体,应当经制发机关、单位批准;未经批准不得复制。

  (3)复制涉密载体不得改变其密级、保密期限或删除密级标志。

  (4)复制涉密载体应当履行登记手续,加盖复制机关、单位的戳记,编制序号。复制件要采取与原件相同的保密措施。

(5)复制工作只能在本机关、单位内部进行;需要送外单位复制的,应交由定点单位复制。

(6)严禁复制绝密级涉密载体。确因工作需要复制的,属于本机关、单位产生的,必须经本机关、单位主要领导批准;非本机关、单位产生的,必须经原密级确定机关、单位或其上级机关批准。

 

8. 携带涉密载体外出有哪些保密要求?

(1)一般不要携带涉密载体外出。确因工作需要携带外出的,须经主管领导批准,并采取严格保护措施,使载体始终处于本人有效监控之内。

(2)禁止携带绝密级涉密载体外出。确因工作需要携带的,须经本机关、单位主要领导批准,并严密封装,至少应有两人同行。

(3)参加涉外活动时,不要携带涉密载体。确因工作需要携带机密级、秘密级涉密载体的,应当经本机关、单位主管领导批准,并采取严格保密措施。

(4)禁止携带绝密级涉密载体参加涉外活动。

相关链接:

某经济部门负责人携带记有大量涉密信息的笔记本与外商谈判,将涉密笔记本遗忘在外商居住的酒店,造成泄密,该负责入因此受到党纪政纪处分。

 (5)携带涉密载体外出,如遇紧急情况,涉密载体安全受到威胁时,应当立即就近请求保密、公安、安全部门或其他党政机关、单位帮助,并尽快与本机关、单位取得联系。

 

9. 携运或邮寄涉密载体出境有哪些保密要求?

禁止邮寄或非法携运国家秘密载体出境。因工作需要确需邮寄出境的,凡是外交信使可以到达的地方,必须交由外交信使(含临时信使)或国家保密局核准的单位和人员携运。目的地不通外交信使或外交信使难以携运,确需自行携运出境的,应当根据携运国家秘密载体的密级,分别到有权批准的部门办理《国家秘密载体出境许可证》(以下简称《许可证》)

(1)携运机密级涉密载体出境,须经中央和国家机关保密工作机构或省、自治区、直辖市保密工作部门批准,核发《许可证》;

(2)携运秘密级涉密载体出境,须经中央和国家机关保密工作机构或地市级()以上地方保密工作部门批准,核发《许可证》;

(3)申请办理《许可证》时,需要向有关保密工作部门和机构提交涉密载体产生机关和本单位同意出境的证明;

(4)禁止携运绝密级涉密载体出境。

经批准携运涉密载体出境后,凡可以由我国驻外使领馆或其他驻外机构代为保存的,应尽快交其代为保存。无法交使领馆保存的,应采取严格的保密措施。携运出境的涉密载体,必须存放在具有防盗报警和防窃照技术装置的专制保密箱中。绝对禁止把涉密载体夹放在行李中托运。如遇紧急情况时,要尽快与我驻外使领馆或其他驻外机构取得联系,并及时报告国内。

携带涉密笔记本电脑和涉密移动存储介质出境,按以上规定办理。

 

10.保存涉密载体有哪些保密要求?

 (1)涉密载体必须在符合国家保密标准的文件保密柜内保存。绝密级涉密载体应当专库专柜保存。

(2)离开办公室时,应当将涉密载体存放在保密设备里,并关锁门窗。

(3)个人因公持有的涉密载体,使用完毕后应当及时清退。严禁个人持有和私自保存涉密载体。

相关链接:

2004年,某涉密单位一干部下班后不按要求将涉密笔记本电脑锁进保密柜,而是随便放在办公桌上,夜里,笔记本被偷,造成泄密。

 

11. 涉密载体立卷归档有哪些保密要求?

涉密载体立卷归档时,应对其密级和保密期限重新进行鉴定。属于本机关、单位产生的涉密载体,符合解密、降密或变更保密期限条件的,应当按保密法规规定的程序进行解密、

降密或变更保密期限后再归档保存。不属于本机关、单位产生的涉密载体,归档前是否进行密级变更和解密,由涉密载体产生机关、单位决定,涉密载体保存机关、单位不得擅自变更密级和保密期限。

涉密载体在立卷归档时经过鉴定仍然属于国家秘密的,应当在档案卷宗适当位置做出与卷内涉密载体相同的密级标志。卷内有多份涉密载体的,按其最高密级和最长保密期限做出标志。

 

12. 汇编、摘抄涉密载体有哪些保密要求?

(1)汇编、摘抄国家秘密文件、资料,应当经原制发机关、单位批准。

(2)经批准汇编的秘密文件、资料的密级、保密期限和知悉范围,应与原件一致。

(3)秘密文件、资料汇编本,应当按所汇编秘密文件、资料的最高密级和最长保密期限做出密级标志和进行保密管理。

(4)摘录、引用国家秘密内容的笔记本和其他形式的涉密载体,要做出与原件一致的国家秘密标志和进行同样措施的保密管理。

 

13. 销毁涉密载体有哪些保密要求?

(1)涉密载体是否销毁由机关、单位决定,并由专人负责。

(2)决定销毁的涉密载体,应进行清点登记造册,经本机关、单位主管领导审核批准。

 (3)销毁涉密载体,应严密封装,由专人押送到保密工作部门指定的涉密载体销毁单位销毁。

(4)严格禁止将拟销毁的涉密载体作为废品出售或转送他人。

 

14. 个人能保存和销毁涉密载体吗?

涉密载体不属于私人物品,不能由个人私自保存和处理。

机关、单位工作人员,因工作需要由个人暂时使用的涉密载体,在完成工作任务后,应及时交还机关、单位保密室保存。

工作人员调离原工作单位,或因离休、退休、辞职等原因离开工作岗位,应将个人使用和管理的涉密载体全部清理退还原工作单位。

参加涉密会议领取的涉密文件、资料或其他物品,会后应交机关、单位保密室保管,个人不得私自持有。

个人不能私自销毁涉密载体。

 

15. 涉密载体为什么不能随意交他人保管和处理?

使用、处理和保管涉密载体有严格的保密规定。使用和管理涉密载体,只能是工作需要和职权范围内的行为。随意将涉密载体交他人特别是不属于知悉范围内的人员保管和处理,是擅自扩大国家秘密知悉范围,会导致涉密载体失去有效控制而造成泄密。

 

第二部分  使用计算机、移动存储介质保密须知

16. 什么是涉密计算机?什么是涉密移动存储介质?

运用采集、加工、存储、传输、检索等功能,处理涉及国家秘密信息的计算机通常称为涉密计算机。

涉密移动存储介质主要是指用于记录、存储、拷贝国家秘密信息的移动硬盘、软盘、磁带、光盘、优盘、存储卡等磁、光及半导体介质载体。

 

17. 涉密计算机为什么不能使用具有无线互联功能的外围设备?

无线键盘、无线鼠标、无线网卡等都是具有无线互联功能的计算机外围设备。这些设备与计算机之间是通过无线方式连接的,处理、传输信息的信号完全暴露在空中,无关人员可以通过相关技术设备接收这些信号,并作信号还原处理。因此,涉密计算机不能使用具有无线互联功能的计算机外围设备。

 

18. 购置用于处理涉密信息的计算机要注意什么问题?

国外特别是一些发达国家,往往要求他们的计算机、加密机等电子信息设备设计生产商,在出口的计算机和设备中设置“后门”,目的是为窃取别国信息提供方便。此外,有的计算机具有无线互联功能,有的安全性能达不到标准。购买这样的计算机并用于处理涉密信息,极易留下泄密隐患和信息安全风险。

在选购涉密计算机时应特别注意:

 (1)原则上应选购国产设备。如需选购进口计算机及设备,要选购经国家有关主管部门检测认可和批准的计算机及设备;

 (2)购买时要随机选购,不要事先预订。一旦选定,要当即购买并提货,以防被人设置、安装窃密装置;

(3)不要选购带无线网卡和具有无线互联功能的计算机。如果已经购买并准备用于处理涉密信息的,使用前必须拆除具有无线互联功能的硬件模块:

(4)计算机在使用前要由有关部门进行专门的安全保密技术检测,确认不存在泄密风险和安全隐患后再用于处理涉密信息。

上述要求同样适用于购买其他涉密办公设备。

 

19. 涉密计算机为什么不能安装来历不明的软件?

来历不踢的软件,特别是从互联网上下载的软件工具,很可能被境外情报机关捆绑上特种“木马”等间谍窃密程序,有的计算机病毒就是隐藏在软件中,甚至是伪装成杀毒软件进

行传播。随意下载安装这些软件,随意拷贝他人的文件,很可能把与软件捆绑在一起的“木马”或计算机病毒等有害程序带到涉密计算机中潜伏下来。始果涉密计算机管理不严,随意上互联网,或是交叉使用移动存储介质,别有用心的人或境外情报机关就会通过潜伏的“木马”程序等控制、操纵涉密计算枫,使计算机中存储的涉密信息被窃取,或因感染病毒遭到破坏。

防范对策:

培养良好的安全意识,不安装来历不明的软件。不随意拷贝他人的文件、资料。

 

20. 涉密计算机如何设置口令字?

口令字是计算机及其信息系统的第一道安全防线,涉密计算机信息系统通过口令字验证用户身份,区分和控制访问权限。计算机口令字设置如果达不到足够长度,非常容易被破解。口令字一旦被破解,破解者就可以冒充合法用户进入涉密计算机任意获取信息。

相关链接:

20032月,我有关部门检测发现,境外情报机关利用“口令破解”技术手段,有组织地对我某重要涉密信息网络进行大规模入侵攻击,迅速破解了我信息网络用户不够长度的口令字,控制了多台涉密计算机,窃取大量涉密文件、资料,造成非常严重的后果。

根据有关保密要求,涉密计算机口令字设置,要根据计算机所处理的涉密信息的密级决定,处理绝密级信息的计算机,口令字设置不能少于12个字符,最好采用一次性口令或生理特征鉴别方式;处理机密级信息的,口令长度不得少于10个字符,更换周期不要超过7天;处理秘密级信息的,至少要有8个字符以上的足够长度,更换周期不要超过30天。设置口令字时,要采用大小写英文字母、数字、特殊字符组合。个人使用的口令,要严格保密,不能让他人知悉。

 

21. 为什么涉密场所中连接互联网的计算机不能安装和使用摄像头等视频、音频输入设备?

涉密场所是集中制作、使用、存放涉密载体和处理涉密信息的地方。因为各种原因,有的涉密载体可能被临时摆放在办公桌上,工作人员的谈话也可能涉及国家秘密内容,如果涉密场所中连接互联网的计算机安装的视频、音频输入设备处于开通状态,就可能会进行自动窃照、窃听而造成泄密。另外,有的笔记本电脑内也配置了具有音频输人功能的麦克风,在开机并连接互联网的状态下,也可能会将谈话内容泄露出去。正因如此,有的国家(如俄罗斯)就明令禁止涉密办公室内的计算机连接互联网,禁止在涉密场所、部位的计算机上安装视频、音频输入设备。

相关链接:

国家某经济工作部门在与某国进行商贸合作谈判时,多次发现对方对我谈判策略和底牌了如指掌,谈判时直逼我方底线。经检查,发现我方一办公室内与互联网连接的计算机安装有视频、音频输入设备,且24小时开机,对方正是通过网络对这台计算机进行了远程控制,从而掌握了我内部研究对策时的谈话内容。

防范对策:

涉密场所中连接互联网的计算机上不得配备、安装和使用摄像头等视频、音频输入设备。确实需要的,在处理涉密事项或谈论涉密内容时,应对视频、音频输入设备采取关机断电措施,或拔掉网线。

 

22. 涉密计算机为什么不能连接互联网?

互联网是一个完全开放的网络空间,不能给用户提供安全保密保障。如果涉密计算机连接互联网,就容易被境外情报机构通过互联网植入特种“木马”等间谍窃密程序,进行非法攻击和远程控制。一旦攻击成功,攻击者就会像操作自己的计算机一样,操作被控制的涉密计算机,任意窃取涉密信息。此外,涉密计算机还可能会感染计算机病毒,使存储、处理的信息遭到恶意破坏。

防范对策:

  涉密计算机及涉密信息网络必须与互联网实行物理隔离,完全断开。

相关链接:

据有关部门检测发现,仅2008年上半年,境外就有数万台主机对我境内计算机实施攻击,我党政机关许多计算机,包括一批违规上互联网的涉密计算机被植入“木马”程序,遭到远程控制,我大量国家秘密包括绝密级国家秘密,被境外窃取。

 

23. 连接互联网的计算机为什么不能存储、处理涉密信息?

在连接互联网的计算机上存储、处理涉密信息,就等于把涉密信息放在完全开放的环境里,随时都可能被人获取。互联网早已成为各国特别是西方国家获取别国信息的重要途径。境外的一些情报机构为便于从互联网上获取涉密信息,通过多种窃密手段,如“嗅探”技术等,将“木马”窃密程序植入与互联网相连的计算机,进行网上窃密活动。互联网也是传播计算机病毒的主要途径。因此,不能在与互联网连接或连接过互联网的计算机上存储、处理涉密信息。

防范对策:

 1.不要在连接互联网的计算机上存储、处理涉密信息。

2.连接互联网的计算机除了安装防火墙、杀病毒和杀“木马”软件外,应当定期重装操作系统,防止被植入专门的窃密程序。

 

24 为什么不能在政府门户网站上登载涉密信息?

政府门户网站是供政府信息公开使用的网络平台,是政府面向社会的信息窗口。政府门户网站是与互联网相连接的开放信息网络,在政府网站登载涉密信息,实际上是将不能公开的涉密信息公开发布。

相关链接:

某市市长擅自批准将国务院办公厅下发的机密级电报在该市政府网站上发布,造成一起重大泄密事件。该市长因此受到行政警告和免职处分,有关责任人同时受到行政警告处分。

防范对策:

严格遵守《保密法》和《政府信息公开条例》规定,区分涉密信息与可公开信息,按照相关业务工作中《国家秘密及其密级具体范围的规定》,对拟上冈发布的信息认真进行保密审查,做到“涉密信息不上网,上网信息不涉密”。

 

25. 从互联网上拷贝信息资料到涉密计算机上应如何操作?

为确保涉密信息安全保密,应当严格禁止从互联网或其他公共信息网络直接向涉密计算机拷贝信息。如果确因工作需要拷贝的,必须采用国家保密工作部门批准的设备或认可的方式进行,可以通过以下途径:

一是将要拷贝的资料刻录到空白光盘中,再通过光盘将拷贝的资料复制到涉密计算机上:

二是先将互联网上的资料拷贝到单设的中间机上,彻底进行清除窃密程序和查杀病毒处

理后,再拷贝到涉密计算机上。

严禁:

严禁使用除光盘外的移动存储介质从连接互联网的计算机上直接拷贝文件、资料到涉密计算机上。

 

26. 为什么不能将他人的文件、资料随意拷贝到涉密计算机上?

随意拷贝他人的文件、资料,本身就是违反保密规定的行为。同时,他人的计算机或优盘可能是连接过互联网并被植入特种“木马”间谍窃密程序或感染了病毒的。如果随意将他人计算机或优盘上的文件、资料拷贝到涉密计算机上,极有可能使涉密计算机被植人间谍窃密程序或感染计算机病毒。

 

27. 为什么不能使用具有无线上网功能的笔记本电脑处理涉密信息?

具有无线上网功能的笔记本电脑安装有无线网卡,可以与互联网自动连接。无线上网使用的是开放式的无线信道,所传输的信号是暴露在空中的,只要使用具有接收功能的技术设备,就可以在用户不知情的情况下,获取笔记本电脑所存储、处理和传输的信息。如果使用具有无线上网功能的笔记本电脑处理涉密信息,就相当于把涉密信息放在互联网上,放在没有任何安全保密保障的环境里,被他人任意获取。

(有此标志的笔记本电脑都不能处理涉密信息)

 

28. 私人计算机肯私人移动存储介质为什么不能用于处理涉密信息?

 

私人计算机和私人移动存储介质属于私有财产,无法按照保密规定的要求进行管理。同时,私人计算机和私人移动存储介质往往连接过互联网,存在很大泄密隐患和安全风险,不能用于存储、处理涉密信息。

 

 

29. 携带涉密笔记本电脑外出应当注意什么问题?

在一般情况下,不要携带涉密笔记本电脑外出。确因工作需要携带的,应按以下要求处理:

第一,必须经机关、单位主管领导批准。

第二,外出前,将涉密笔记本电脑中不需要使用的涉密文件、资料复制到涉密移动存储介质中,并将存储介质留在机关、单位保存,同时对携带的计算机中的涉密文件、资料使用符合保密标准的工具进行清除处理。外出途中,必须采取严格保密措施,确保涉密笔记本电脑始终处于携带人严密监控之下,做到“机不离身”。

第三,将需要使用的涉密文件、资料复制到涉密移动存储介质中,然后将电脑中的涉密文件、资料使用符合保密标准的工具进行清除处理,使笔记本电脑不带有任何涉密信息。外出途中妥善保管好涉密移动存储介质,做到“盘不离身”。

第四,外出途中使用电脑生成的涉密信息,要及时复制到随身携带的涉密移动存储介质中,并对笔记本电脑硬盘中的涉密信息及时作清除处理。

无论何种方式,都应当妥善保管好涉密笔记本电脑和涉密移动存储介质,防止丢失和被盗窃。

 

30 涉密计算机和涉密移动存储介质为什么不能随意让他人使用、保管或办理寄运?

涉密计算机和涉密移动存储介质随意让他人使用、保管或办理寄运,是严重违反涉密载体保密管理规定的行为,极有可能造成国家秘密载体失控。

 

相关链接:

2008年,某单位干部张某随意将存有涉密文件、资料的移动硬盘交王某使用。王某擅自将该硬盘中的涉密文件、资料拷贝到自己的计算机和移动硬盘中。后因王某的计算机接入互联网,造成一起严重泄密事件发生。张某因此受到开除党籍、开除公职处分。

提示:

涉密计算机和涉密移动存储介质要专人使用。

 

31. 移动存储介质为什么不能在涉密计算机和非涉密计算机之间交叉使用?

移动存储介质在涉密计算机和非涉密计算机之间交叉使用,极有可能使涉密计算机被植人间谍窃密程序或感染计算机病毒。以优盘为例,如果优盘插入连接互联网的计算机并被植入特种“木马”间谍程序,当该优盘插入涉密计算机时,在无任何操作和显示的情况下,优盘内的间谍程序会自动按照预先的设计,将涉密计算机中的全部信息复制到优盘中隐藏起来,同时还会将间谍程序自动复制到涉密计算机中。当该优盘再次插入连接互联网的计算机时,间谍程序就会迅速将优盘上的涉密信息自动发送到互联网上的指定邮箱,窃密者就可以获取涉密计算机上的全部涉密信息。

提示:

涉密移动存储介质只能在涉密计算机上使用,严禁在非涉密计算机上使用。

 

32.未经专业销密的计算机、移动存储介质为什么不能随意淘汰处理?

专业销密是指采用专门技术手段,彻底消除涉密计算机和涉密移动存储介质中存储的涉密信息,使之无法通过任何技术手段还原信息内容。对计算机或移动存储介质中的信息做简单删除或格式化处理,难以达到彻底消除信息的目的,仍然可以使用数据恢复技术恢复信息。

因此,必须采用专业技术进行销密。同时,淘汰、报废的涉密计算机、涉密移动存储介质仍属于涉密载体,也不能随意转送、捐赠他人或作为废品出售。

防范对策:

不再使用的涉密计算机及设备应及时销毁。销毁涉密计算机、涉密移动存储介质、涉密计算机硬盘等载体,应到国家保密工作部门指定的单位进行,确保秘密信息不可恢复。

 

33. 维修保养涉密计算机和涉密移动存储介质有哪些保密要求?

涉密计算机和涉密移动存储介质出现故障,不能正常工作时,应当由本机关、单位技术人员进行维修。请其他人员修理时,使用人应在现场监督,防止数据被复制。

涉密计算机和涉密移动存储介质需要送销售公司维修时,维修前应将硬盘拆卸保存,不能拆卸硬盘或重装操作系统的,机关、单位应安排人员在维修现场监督维修。需要送外单位维修保养的,应送保密部门定点的涉密设备维修单位修理。

 

34. 销毁涉密计算机和涉密移动存储介质有哪些保密要求?

 

 

 

涉密计算机及涉密移动存储介质需要销毁的,销毁前要进行专业销密处理,以彻底清除涉密信息,然后报经主管领导批准后,送至保密工作部门指定的涉密载体销毁单位销毁。个人不能私自销毁或以其他方式处理涉密计算机和涉密移动存储介质。

 

第三部分 通信及办公自动化设备使用管理保密须知

35. 电信通信存在哪些泄密隐患?

电话、手机、小灵通、传真机是目前普遍使用的大众电信通信工具,此外,电子邮件、QQMSN、手机短信、飞信等也属于电信通信,越来越受人们的欢迎。

 电信通信的泄密隐患主要有:

(1)有线传输线路辐射泄密。由于有线通信传输线路工作时,会向周围空间辐射发射电磁波,利用相应设备可接收并还原所传输的信息。

(2)网络串音泄密。相邻电路或线路之间因各种原因极易产生串音。

 (3)无线传输泄密。微波、卫星、短波、超短波等无线信道广泛用于通信传输,所传输的信号暴露在空中,只要有相应的接收设备,选择合适的位置,就可接收并还原通信内容。

(4)通信设备电磁泄漏发射泄密。通信设备,包括电话机、传真机、交换机等,工作时会产生电磁泄漏发射,通信信号会被辐射到数百米之外,利用相关技术设备就可以接收通信信号并还原通信内容。

5)现代通信网广泛使用计算机控制的程控交换机,如果计算机被置人“木马”间谍程序,程控交换机就会将通信信息发送给窃密者。

 

36. 办公自动化设备存在哪些泄密隐患?

办公自动化设备主要有计算机及其辅助设备、其他的办公设备及办公辅助设备,如打印机、扫描仪、光盘刻录机、投影仪、碎纸机、复印机、多功能一体机等。办公自动化设备的泄密隐患主要有:

(1)存储功能的泄密隐患。打印机、复印机、扫描仪等办公自动化设备的数字化程度日益提高,这些设备在工作中,会将处理的信息存储在内设的存储器中,当这些设备需要维护、保修、报废时,厂家或其他人员可通过调换或取走存储器获取所存储的信息。

(2)在办公自动化设备内安装窃密装置。有关部门技术检测发现,从某国进口的传真机、碎纸机、复印机等设备内,被安装了窃密装置。使用这些设备时,窃密装置会自动将处理的信息转换为电子信号发射出去,特别是新一代的数码复印机,集复印、打印、扫描、传真功能于一体,可以直接接入互联网络。当数码复印机连接互联网时,处理的信息会自动传输到境外数字信息中心。数码复印机配置的大容量硬盘,有的容量高达几十个G,具备长期保存大量数据的功能,如果管理不当,所造成的泄密问题是无法想象的。

 

37. 为什么不能在普通电话中谈论国家秘密?为什么不能用手机谈论或发送国家秘密内容?

普通电话属于明传通信工具,不具有保密功能。普通电话存在“串音”和载波辐射问题,有的电话线是暴露在外的,可以被搭线窃听,如果在通话中谈论国家秘密,就会造成泄密。                     境外敌对势力在我国周边地区、海上设立许多侦听台站,在天上布有侦察卫星,就是为了对我国的通信进行全方位电子侦听。

手机通信传输系统,是开放的无线通信系统,通信信号是在空中传输的,只要有相应技术设备,就可以截听通话内容。同时,手机还可以与互联网无线连接,所以在手机通话中谈论涉密内容或用手机发送涉密信息,很容易造成泄密。

防范对策:

严禁在普通电话中谈论国家秘密。

不得在手机通话中涉及国家秘密,不得用手机发送涉及国家秘密的信息。

 

38. 为什么不能将手机带进涉密场所?

有的手机,特别是进口手机,在制造时被植入特种程序,具备隐蔽通话功能,可被用于遥控窃听;有的手机通过对其软件进行改造,也可以实现遥控操作,使手机从关机或待机状态转换为通话状态,在无振铃、无屏幕显示的情况下,将周围的声音发射出去,这时手机就成了窃听器。把手机带入涉密场所,实际上是在涉密场所安放了窃听器。

防范对策:

 (1)不得将手机带入涉密会议场所或保密要害部门、部位。参加涉密会议或进入保密要害部门、部位前应将手机放入手机屏蔽柜内,因特殊原因带入会场的手机应取出电池。

(2)在涉密会议场所安装手机信号干扰仪。

 

39. 为什么不能用非加密传真机传真涉密文件、资料?

传真机是应用扫描和光电变换技术,把文件、图表、照片等静止图像转换成电信号,传送到接收端,以记录形式进行复制的通信设备。传真机能直观、准确地再现真迹,并能传送不易用文字表述的图表和照片,操作简单,方便快捷,通信费用低廉,目前已成为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不可缺少的通信工具。

但是,因为传真通信是通过有线或无线信道传输的,非加密传真机没有对传输的信息进行加密,窃密者只要掌握用户的传真机号码,用相应的接收设备就可截获用户所传输的文件、资料,从而造成泄密。

防范对策:

传真国资料家秘密文件、资料,必须使用机要部门批准使用的加密传真机,严禁用非加密传真机传输国家秘密。

相关链接:

加密传真机应安装在安全保密的房间,加装防盗报警装置,严禁无关人员进入。加密传真机只能传输“机密”和“秘密”级信息,“绝密”级信息应送当地机要部门译发。加密传真机的密钥由国家主管部门统一制发,严禁自行复制。

 

40. 处理涉密信息的多功能一体机为什么不能与普通电话线连接?

多功能一体机复印、打印、传真等各项功能共用一个数据存储器,所复印、打印、传真的数据信息存储在同一存储器中。有的进口多功能一体机还具有通过电话线或网络向维修中心自动发送数据的功能。因此,如果处理涉密信息的多功能一体机与涉密计算机相连接用于文件打印,同时又与普通电话线相连接用于通话和收发传真,存储器中的涉密信息就会被发送到公共网络中去,容易被非法获取。

防范对策:

用于处理涉密信息的多功能一体机,必须与普通电话线及其他公共信息网络断开。确需使用时,必须采取有关部门批准的加密措施。

 

41. 处理涉密信息的打印机、复印机、扫描仪等设备为什么不能连接互联网?

打印机、复印机、扫描仪等设备在工作过程中,会把相关信息存储在硬盘中,如果相连接的计算机是连接互联网的,就等于把涉密信息放到了互联网上,很容易被非法攻击和远程控制,造成严重的泄密隐患。

防范对策:

处理涉密信息的打字机、复印机、扫描设备等严禁连接互联网。

 

42.处理涉密信息的办公自动化设备坏了该找谁修理?

处理涉密信息的办公自动化设备出现故障时,必须送到保密工作部门指定的单位维修,严禁送到社会上的维修点维修。

保修期内的涉密办公自动化设备,在送往销售单位保修时,必须将存储国家秘密信息的硒鼓、硬盘等电磁介质拆卸下来,并派专人到现场监督修理,确保涉密信息安全。

43. 需要淘汰、报废的办公室自动化设备如何处理?

需要淘汰、报废的办公自动化设备,要进行清点、登记。经机关、单位的主管领导批准,送交保密工作部门指定的涉密载体销毁单位销毁,禁止将其转送、捐赠他人,也不能当作废品出售或随便扔弃。

 

 

第四部分  涉密会议和涉密活动保密须知

44. 组织涉密会议和涉密活动要注意哪些保密问题?

(1)制定涉密会议、涉密活动的保密方案和保密须知。

(2)选定符合保密要求的场所,对承接涉密会议、涉密活动的宾馆、饭店、会务中心等服务单位规定保密责任,要求承诺做好保密工作。境外人员与涉密会议人员不能混住同一宾馆、饭店。

(3)对各种设施、设备、环境、应急保障措施等进行保密技术检查。

 (4)按照会议和活动所涉及国家秘密密级、知悉范围的要求,限定参加会议和活动的人员。参加涉及绝密级内容的会议代表和会务工作人员,由主办部门限定到具体人,并规定不能由其他人员代替参加会议。

(5)涉密会议和涉密活动期间,禁止使用无线话筒和其他不符合国家保密标准要求的音响设备。

(6)规定不准携带手机进入涉密会议和涉密活动场所。

 (7)规定涉密载体保密管理要求,明确会议内容传达范围。

 (8)会议和活动全过程都要认真做好保密监督检查工作。

 

45. 涉密会议和涉密活动的保密方案、保密须知包括哪些内容?

(1)明确涉密会议和涉密活动保密工作的重点和目标。会议保密工作的重点有三个方面:

一是涉密文件、资料和其他物品的保密管理;二是通信设备、办公设备、音响设备的保密技术检查和管理;三是对与会人员的保密教育和管理。

(2)明确涉密会议和涉密活动保密工作的组织领导,明确保密工作责任人及工作职责和监督措施。

(3)明确涉密会议和涉密活动各个阶段的保密措施和要求。

(4)制定并落实涉密会议和涉密活动的保密工作应急处理措施。

(5)规定泄密责任追究措施。

 

46. 涉密会议和涉密活动的场所、设备为什么要进行保密技术检查?

涉密会议和涉密活动的场所及使用的各种设备,包括通信设备、计算机、复印机和音响设备等,如不符合保密要求,易于造成泄密,因此在涉密会议召开和涉密活动举办之前,应请保密工作部门对场所和相关设备进行严格的保密技术检查。必要时,应当专门配备保密技术装备。

 

47. 涉密会议和涉密活动为什么不能使用无线话筒等无线设备?

 

 

 

 

无线话筒等无线设备传输的信号是暴露在空中的,像广播信号一样,并没有特定的方向性,四处传播,使用相关设备就可以接收。如果涉密会议和涉密活动使用无线话筒等无线设备,就有可能导致会议或活动内容被扩散泄露。因此,召开涉密会议、举办涉密活动时,禁止使用无线话筒等无线设备。

 

48. 为什么不能随意引带无关人员进入涉密会议和涉密活动场所?

 涉密会议和涉密活动涉及国家秘密,需要严格限定知悉范围,同时会议和活动住地存放有涉密文件、资料和其他涉密载体,无关人员不属于知悉范围内的人员,随意引带这些人员进入住地,容易造成泄密问题发生。因此,参加涉密会议、涉密活动的代表和工作人员,不能随意引带无关人员进入涉密会议和涉密活动场所。

经批准允许有关人员进入会议场所的,会见前应当将会议文件、资料和其他涉密载体收存保管好,不得向会外人员提供涉密载体,不能与会外人员谈论涉密会议和涉密活动内容。

 

49. 涉密会议文件、资料和其他涉密载体如何管理?

(1)会议前,涉密文件、资料和其他涉密载体要准确确定密级,并按照涉密文件管理要求统一登记、编号。发给代表的涉密载体,要严格履行签收手续,注明是否会后收回等保密要点。

(2)休会期间,需要收回的涉密文件、资料和其他物品,要明确专门人员集中清理收回和妥善保管。

  (3)会议结束时,注明“会后收回”的,要及时收回,不能让与会人员自行带走。

(4)允许与会人员自带的涉密文件、资料和其他物品,要明确规定回到机关、单位后及时交机关、单位保密室保管,个人不得留存,并向与会人员所在机关、单位发出会议涉密文件、资料和其他物品清单,要求机关、单位按照清单如数收回。

(5)明确规定秘密会议内容的传达范围。

  (6)不允许与会人员自带的涉密文件、资料和其他物品,如需发给与会者单位的,应通过机要交通或机要通信部门寄发。

 (7)在离开会议驻地前,要对会议驻地进行全面检查,防止文件、资料和其他物品遗留在会议驻地。

 

50、宣传报道涉密会议和涉密活动有哪些报密要求?

 (1)对不能公开报道的涉密内容做出明确规定。

 (2)凡是拟公开报道、播放的稿件、图片、录像片、录音带等,都要由会议主办单位和负责会议保密工作的负责人进行保密审查,签署保密审查意见。

  (3)统一对外宣传口径。为防止会议内容因宣传报道而泄密,应统一组织新闻发布会。

 (4)会议组织者在会议开始前要对与会记者进行保密教育,明确提出会议新闻报道的保密要求。

 

第五部分  出国出境保密须知

51. 在国外境外期间应当遵守哪些保密要求?

国家工作人员在国外境外要做到:不该说的不说,不该问的不问,不该提供的信息不提供,不该知悉的秘密不知悉。

(1)在国外境外不要随意谈论国家秘密和内部情况,也不要议论所在国和第三国的敏感问题。

   (2)商议会谈对策、涉密事项及内部事项,应在不会泄密的地方进行。会谈或谈判时,不要把涉密文件或内部资料带人会谈场所。必须携带的,会谈时也不要摆放在桌面上。

(3)密电和涉密文件必须在我国驻外使领馆保密室草拟,不得在住地房间内起草、阅读涉密文件或内部资料。

(4)在私人通信中不得谈及内部情况,不准泄露国家秘密。不使用手机、普通长途电话谈论秘密事项,不得使用境外人员使用的办公设备处理涉密信息。

(5)如向国内邮寄涉密载体,要通过我外交信使传递。传输涉密文件、资料时,要通过我驻外使领馆或其他驻外机构办理。不能使用普通邮寄、电报、电传、电子邮件等形式传递国家秘密,也不能托人携带或在回国人员托运行李中挟带涉密载体。

 (6)销毁涉密载体时,要保障彻底销毁,不可复原,不能随意乱丢废纸。

(7)遇到突发情况时,要巧妙处置并及时告知我驻外使领馆。

 

52. 如何应对国外境外人员询问涉密问题和敏感性问题?

如果遇到国外境外人员询问涉密问题和敏感性问题时,要保持高度的警惕性,要掌握好尺度,哪些能讲哪些不能讲,事先要有准备,不能擅自表态。确有需要回答的,事先应请示随行的负责人员。

53. 进入国外境外机构为什么不能携带涉密载体?

涉密载体应始终处于安全保密环境之内,国外境外机构不属于我们的安全保密场所,不能携带涉密载体进入。必须携带的,要采取严格保密措施,由专门人员负责保管。

 

第六部分  对外宣传和提供稿件保密须知

54. 召开新闻发布会要注意哪些保密问题?

材料准备阶段 新闻发布会的相关材料包括情况通报、新闻口径、发布会议程、主持稿等。对外发布信息的内容要经过严格的保密审查,防止公开涉密信息或敏感信息。

  现场发布信息时 新闻发言人对外发表有关信息、陈述观点、介绍情况、表述意见等,必须严格遵照事先统一的口径。严禁对外披露涉密内容。

  回答提问时 对相关热点问题要进行预测,做好事前准备。

 

55. 对外提供资料要遵守哪些保密要求?

提示:

  对外提供资料必须经有相应批准权的机关、单位批准,并由机关、单位负责提供,严禁个人向外提供。

  机关工作人员承办机关、单位对外提供资料,应当严格执行国家保密局《对外经济合作提供资料保密暂行规定》和国家科委、国家保密局《科学技术保密规定》。

  严禁私自向境外新闻出版机构投寄涉及国家秘密和敏感问题的稿件。

机关、单位向国内外新闻出版机构投寄稿件,不得引用涉及国家秘密的内容。

 

56. 个人发表文章有哪些保密要求?

个人向新闻出版机构投寄稿件和作品,要严格执行《新闻出版保密规定》。投寄的稿件和作品不得涉及国家秘密内容,也不得涉及机关、单位的工作秘密或商业秘密及他人隐私。稿件和作品凡是涉及本机关、单位以及本行业、本系统业务工作的,在投寄前,要对照《国家秘密及其密级具体范围的规定》进行保密审查,自己无法把握时,要请本机关、单位有关部门、主管领导或保密组织进行保密审查。

不得擅自将涉及国家秘密的内容写入个人的著作内。

相关链接:

《新闻出版保密规定》第十五条规定:个人拟向境外新闻出版机构提供报道、出版涉及国家政治、经济、外交、科技、军事方面内容的,应当事先经过本单位或其上级机关、单位审定。向境外投寄稿件,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办理。

 

57. 信息公开要遵守哪些保密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规定,“行政机关公开政府信息,不得危及国家安全、公共安全、经济安全和社会稳定”。“行政机关应当建立健全政府信息发布保密审查机制,明确审查的程序和责任。行政机关在公开政府信息前,应当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以及其他法律、法规和国家有关规定对拟公开的政府信息进行审查。行政机关对政府信息不能确定是否可以公开时,应当依照法律、法规和国家有关规定报有关主管部门或者同级保密工作部门确定。行政机关不得公开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个人隐私的政府信息。但是,经权利人同意公开或者行政机关认为不公开可能对公共利益造成重大影响的涉及商业秘密、个人隐私的政府信息,可以予以公开”。

政府信息公开是一种组织行为,任何机关工作人员不能擅自对外公开政府或政府部门的信息。

  国家保密局分别会同中央和国家机关各部门制定的《国家秘密及其密级具体范围的规定》,是对拟公开信息进行保密审查的直接依据。

58. 接受新闻记者采访有哪些保密要求?

接受新闻记者采访,不得涉及国家秘密;为了说明情况,无法回避相关涉密事项时,应向新闻记者申明需要保密的内容,要求不得将涉密内容编人新闻稿内,并要求新闻记者履行保密义务。

 

第七部分  私人生活和个人交往保密须知

59. 为什么不能与家人和亲朋好友谈论国家秘密?为什么不能随意引带家人、亲朋好友和其他无关人员进入涉密场所?

国家秘密是关系国家的安全和利益,依照法定程序确定,在一定时间内只限一定范围的人员知悉的事项。国家秘密只能由知悉范围内的人员知悉。家人、亲朋好友及其他无关人员有的不属于国家秘密知悉范围内人员,与他们谈论国家秘密,是违反保密规定,擅自扩大国家秘密知悉范围的泄密行为。

 涉密场所是集中制作、处理涉密信息和涉密载体的地方,如保密要害部门、部位,召开重要涉密会议、举办涉密活动的场所等。根据有关保密规定,进入涉密场所必须是国家秘密知悉范围内的人员或因工作需要经批准允许进入的人员。因此,不能随意引带家人、亲朋好友和无关人员进入涉密场所。

相关链接:

保密要害部门、部位主要指以下范围的部门、部位:

1.业务工作中经常产生或涉及机密级以上的国家秘密(含机密级)的部门、部位;

2.专门从事制作、传递和经管国家秘密文件、资料、档案的部门、部位;

 3. 专门管理传递、储存、处理国家秘密的设备(包括计算机、传真机、密码机等)的部门、部位;  

4.负责生产、存放、保管、运输属于国家秘密产品的部门、部位。

 

60.重要涉密人员在社会交往中为什么要特别谨慎?

重要涉密人员因为知悉国家秘密数量较多、密级较高,往往是境外情报机关重点关注的对象,也是社会各个方面人员关注的重点,在交友方面尤其要慎重。曾经发生的间谍案显示,境外某情报机关人员与我某机关一领导干部平淡交往了十几年,直到成为无话不谈的“铁哥们”之后才亮明真实身份,要求提供国家秘密。当东窗事发,这位领导干部向组织交待这段曾让自己颇为自得的所谓“君子之交”时,话语里充满了悔恨。

 

附录.

1.       什么是泄露国家秘密?

《保密法实施办法》第三十五条对泄露国家秘密的行为作了明确解释:“泄露国家秘是指违反保密法律、法规和规章的下列行为之一:()使国家秘密被不应知悉者知悉的;()使国家秘密超出了限定的接触范围,而不能证明未被不应知悉者知悉的。”

泄露国家秘密分为故意泄露国家秘密和过失泄露国家秘密两种情况。

故意泄露国家秘密,是指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会造成国家秘密失控,给国家的安全和利益造成损害的结果,却希望或放任这种结果发生。

 过失泄露国家秘密,是指行为人应当预见到自己的行为会造成泄露国家秘密的后果,却思想麻痹、疏忽大意,不按照有关规定对国家秘密实施有效管理而泄露国家秘密,或者虽然预见到自己的行为会造成泄露国家秘密的后果,却因过于自信,心存侥幸而造成国家秘密被泄露。

刑法和保密法都明确规定,过失泄露国家秘密,情节严重的也属于犯罪行为。

 

2.       刑法对泄露国家秘密有什么样的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零九条规定: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在履行公务期间,擅离岗位,叛逃境外或者在境外叛逃,危害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掌握国家秘密的国家工作人员犯前款罪的,依照前款的规定从重处罚。

第一百一十一条规定:为境外的机构、组织、人员窃取、刺探、收买、非法提供国家秘密或者情报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

第二百八十二条规定:以窃取、刺探、收买方法,非法获取国家秘密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非法持有属于国家绝密、机密的文件、资料或者其他物品,拒不说明来源与用途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第二百八十五条规定:违反国家规定,侵入国家事务、国防建设、尖端科学技术领域的计算机信息系统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第二百八十六条规定:违反国家规定,对计算机信息系统功能进行删除、修改、增加、干扰,造成计算机信息系统不能正常运行,后果严重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后果特别严重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

违反国家规定,对计算机信息系统中存储、处理或者传输的数据和应用程序进行删除、修改、增加的操作,后果严重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故意制作、传播计算机病毒等破坏性程序,影响计算机系统正常运行,后果严重的,依照第一款的规定处罚。

第二百八十七条规定:利用计算机实施金融诈骗、盗窃、贪污、挪用公款、窃取国家秘密或者其他犯罪的,依照本法有关规定定罪处罚。

第三百九十八条规定: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违反保守国家秘密法的规定,故意或者过失泄露国家秘密,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非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犯前款罪的,依照前款的规定酌情处罚。

3.《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对泄露国家秘密有什么规定?

《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第一百三十八条规定:丢失秘密文件资料或者泄露党和国家秘密,情节较轻的,给予警告或者严重警告处分;情节较重的,给予撤销党内职务或者留党察看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开除党籍处分。

在保密工作方面不负责任,致使发生重大失密泄密事故,造成或者可能造成较大损失的,对负有主要领导责任者,给予警告或者严重警告处分;造成或者可能造成重大损失的,对负有主要领导责任者,给予撤销党内职务处分。

4.《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规定公务员的泄密行为将会受到哪些处分?

《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第二十六条规定:泄露国家秘密、工作秘密,或者泄露因履行职责掌握的商业秘密、个人隐私,造成不良后果的,给予警告、记过或者记大过处分;情节较重的,给予降级或者撤职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开除处分。

5. 最高人民检察院对泄露国家秘密有什么样的法律解释?

  2006726日,最高人民检察院正式公布施行《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渎职侵权犯罪案件立案标准的规定》,确定了检察机关直接受理立案侦查的35种渎职和7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利用职权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案的立案标准。其中,对故意泄露国家秘密案件和过失泄露国家秘密案件的立案标准作了进一步细化。

依据刑法第三百九十八条的规定,故意泄露国家秘密罪是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或者非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违反保守国家秘密法,故意使国家秘密被不应知悉者知悉,或者故意使国家秘密超出了限定的接触范围,情节严重的行为。

 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

 1.泄露绝密级国家秘密1()以上的;

 2.泄露机密级国家秘密2()以上的;

 3.泄露秘密级国家秘密3()以上的;

 4.向非境外机构、组织、人员泄露国家秘密,造成或者可能造成危害社会稳定、经济发展、国防安全或者其他严重危害后果的;

 5.通过口头、书面或者网络等方式向公众散布、传播国家秘密的;

 6.利用职权指使或者强迫他人违反保守国家秘密法的规定泄露国家秘密的;

 7.以牟取私利为目的泄露国家秘密的:

 8.其他情节严重的情形。

 过失泄露国家秘密罪是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或者非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违反保守国家秘密法,过失泄露国家秘密,或者遗失国家秘密载体,致使国家秘密被不应知悉者知悉或者超出了限定的接触范围,情节严重的行为。

 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

 1.泄露绝密级国家秘密1()以上的;

 2.泄露机密级国家秘密3()以上的;

 3.泄露秘密级国家秘密4()以上的;

 4.违反保密规定,将涉及国家秘密的计算机或者计算机信息系统与互联网相连接,泄露国家秘密的;

 5.泄露国家秘密或者遗失国家秘密载体,隐瞒不报、不如实提供有关情况或者不采取补救措施的;

 6.其他情节严重的情形。

 

参考资料:

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1982124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公告公布施行。根据1988412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1993329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1999315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和200431 4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修正

《中国共产党章程》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部分修改,20071021日通过

《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20042 8日公布施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198895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次会议通过,19889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6号公布,自198951日起施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实施办法》1990425日国务院批准,1990525日国家保密局令第1号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197971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1999514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修订,根据19991 22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200183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20011229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2002122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200522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2006629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修正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为境外窃取.刺探、收买、非法提供国家秘密、情报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20001120日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1142次会议通过,自2001122日起施行,法释【20014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2005427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五次会议通过,2005427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35号公布,自200611日起施行

《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2007422日第495号国务院令公布,200761日起施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200745日第492号国务院令公布,200851日起施行

《中共中央保密委员会办公室、国家保密局关于国家秘密载体保密管理的规定》2000127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转发  厅字【2000158

《国家秘密设备、产品的保密规定》19921O21日国家保密局印发  国保【199253

《关于禁止邮寄或非法携运国家秘密文件、资料和其他物品出境的规定》1994128日国家保密局、海关总署发布  国保发【199417

《关于禁止邮寄或非法携运国家秘密文件、资料和其他物品出境的规定)的工作办法》1995320日国家保密局、海关总署发布  国保【1995112

《新闻出版保密规定》1992613日国家保密局、中央对外宣传小组、新闻出版署、广播电影电视部印发  国保【199234

《计算机信息系统保密管理暂行规定》1998226日国家保密局发布  国保发【19981

《关于严禁用涉密计算机上国际互联网的通知》200351 6日中共中央保密委员会印发  中保委【20034

《计算机信息系统国际联网保密管理规定》19991227日国家保密局发布  国保发【199910

 《涉密计算机系统口令字使用管理指南》19921017日国家保密局印发  国保【199250

  《对外经济合作提供资料保密暂行规定》1993419日国家保密局印发  国保【1 99328

 《科学技术保密规定》199516日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国家保密局令第20号发布

 《保密法律法规汇编》 国家保密局法规室编,20056月第1版第1次印刷

 《保密知识读本》国家保密局主编,金城出版社199910月第1版,20075月第15次印刷

当前位置 : 首页 > 宣传教育 > 保密科技

党政机关工作人员保密须知

发布时间:2012-12-18

来源:本网   浏览量:-

【   字体:  

视力保护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