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起
网站主题皮肤1
网站主题皮肤2
网站主题皮肤3
<
>

疫情防控个人信息安全问题及对策建议

发布时间:2020-11-26 来源:广州市国家保密局 浏览量:- 【字体: 视力保护色:

  当前,在疫情防控趋于常态化的形势下,多数场合对于出入人员例行测体温、实名登记个人信息。一些居民小区以及商场、超市、餐馆、银行等公共场所,对于所收集的个人信息缺乏管理,个人信息登记表胡乱摆放、无人看管,来往人员可随意翻看。有些机关企事业单位、商业营销机构,采用的是扫描二维码方式电子化登记个人信息,对于收集的个人电子信息,并未建立明确、规范的信息安全管理制度。大量的个人信息存在被泄露、恶意利用的风险,急需做好这些个人信息的管理和处置。

  一、疫情防控个人信息安全存在的问题

  (一)网络个人信息泄露隐患较大。部分地方没有使用全国通用的健康码,其安全性有所欠缺,二维码中包含很多敏感信息,甚至身份证号码都直接显示。另一方面,疫情期间,一些仓促推出的、用于登记追踪的小程序,没有隐私政策,登记信息有超范围嫌疑。后来疫情防控、复工复产进入常态化,仍未做到合法合规,泄露隐患较大。

  (二)纸质个人信息管理不妥善。此次疫情防控,出行、就医、消费、复工复产等多场景下,都需要登记个人信息。很多场所对个人信息的保护措施趋近于零,多地也发生有意无意泄露的案例。超市、商场门口的记录本,几乎没有安全措施,用手机拍张照片就能轻松获取个人信息,泄露概率很高。由于管理不善,小规模的个人信息泄露防不胜防。

  (三)个人信息泄露对正常生活造成困扰。在疫情暴发初期,不少重点地区返乡人员、密切接触者的个人信息遭到泄露,其中包括姓名、身份证、手机号、住址甚至就读学校等信息。一方面个人信息被泄露后,会经常被陌生人打电话过来推销产品,垃圾短信、骚扰电话源源不断。另一方面诈骗分子甚至通过个人信息,复制身份证,在网上骗取银行的信用,从银行办理出各种各样的信用卡,恶意透支消费。

  (四)个人信息泄露影响防疫摸排工作。各地已有众多相关人员投诉表示受到各种电话骚扰、谩骂侮辱,甚至人身威胁。造成对当地政府和疾控机构开展的后续摸排工作极为不满,更遑论配合管理,有造成疫情扩散甚至失控的风险。

  (五)个人信息法律规定尚不完善。目前,我国已有针对个人信息保护的相关规定,涉及网络安全法、刑法中有关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的规定等。2月4日,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办公室发布《关于做好个人信息保护利用大数据支撑联防联控工作的通知》,对疫情期间个人信息的收集做了严格规定。不过,对于采集来的信息如何保存、处理等问题却没有明确的规定和标准。

  二、对策和建议

  (一)确立“收集者就是责任者”的保护制度。个人信息泄露往往是收集者的违法行为导致的,收集单位有义务保护个人隐私。此前,中央网信办已经发文明确了收集与保护一体化的机制。但在实践中很多单位仍然对个人信息保护工作不够重视,如登记个人信息的表格随意乱放而没有专人保管等。未来还应该强化收集者的主体责任,有关单位在收集信息时应同步写明收集者信息,建立相应的追责机制。

  (二)赋予公民删除权,防止“一次收集、无限使用”的局面。各地进行的大规模收集居民个人信息是防控疫情的需要,是临时性工作措施。欧盟的《通用数据保护条例》确立了个人对其数据享有“被遗忘权”,即可以要求收集者删除其个人数据。我国法律也部分认可了某些情形下公民对个人数据的删除权。一旦疫情消除,为防控疫情而临时收集的个人信息,收集者应该自行删除,公民也有权要求收集者删除或销毁。因此,疫情结束后,为防止居民个人信息泄漏,应当彻底销毁收集的个人信息,不得留存,或者按照档案法的相关规定存档。居民个人信息收集主体通过纸质表格收集的,没有存档必要的,应当销毁;有存档必要的,应当按照档案法的相关规定存档。居民个人信息收集主体通网络技术公司提供的软件程序收集的,疫情结束后,信息收集主体应当注销账号,网络技术公司应当彻底销毁存储的个人信息数据,确保个人信息安全。

  (三)建立匿名化使用机制并明确标准。疫情防控需要个人信息的支撑,但数据使用过程要做到“数据可用不可见”。在疫情防控中,一些地方没有对数据进行脱敏处理,直接使用个人真实信息,导致了个人数据“裸奔”。未来,我国应当建立严密的脱敏标准,建立收集、脱敏同步机制,在收集信息时告知公民脱敏标准,收集公民个人信息后应立即进行脱敏处理。

  (四)对健康生理等敏感信息进行特别保护。公民个人信息分为一般信息和敏感信息,身份证件号码、手机号码、基因、指纹以及健康生理等都属于敏感信息,一旦泄露将严重影响公民的社会关系。未来应当制定详细标准,明确收集、使用敏感信息的主体资格、使用程序、脱敏标准,并建立经审批才有收集资格、由数据专员采集保管、经授权才可查看等严格程序。

  (五)尽快完善相关法律规定。应当加快出台《个人信息保护法》的纲领性文件,强化收集者的法律责任;严厉打击非法收集、泄露公民个人信息的行为;行政机关要加强主动执法,弥补一些人维权意识不足的现状。

荔湾区金花街 王斌


当前位置 : 首页 > 各区之窗 > 荔湾区

疫情防控个人信息安全问题及对策建议

发布时间:2020-11-26

来源:广州市国家保密局   浏览量:-

【   字体:  

视力保护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