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起
网站主题皮肤1
网站主题皮肤2
网站主题皮肤3
<
>

“杨修之死”给我们的警示

发布时间:2015-01-13 来源:本网 浏览量:- 【字体: 视力保护色:

    杨修是三国时期魏国的重要谋士,他常常能猜透曹操的心思,其才思之聪颖让曹操也自叹弗如。可聪明也有反被聪明误的时候,杨修的自作聪明便使之丧命。
    曹操出兵汉中与刘备作战,久战不下。一天,夏侯惇入帐请示夜间口令,曹操见碗中有“鸡肋”,便随口回答“鸡肋”。夏侯惇误将“鸡肋”作为口令传出去后,主簿杨修便在家中开始收拾行李,别人问他为什么,他回答说:“鸡肋鸡肋,食之无肉,弃之有味,魏王这是打算退兵了。”诸将听后恍然大悟,也纷纷开始做回国的准备。曹操听闻此事后大惊,班师后没过多久便将杨修杀死。
    关于杨修之死,历来颇具争议,后人常常将其归因于曹操的嫉妒贤才或是王位继承的党派之争。曹操杀死杨修的真实动机我们难以准确揣度,但若从制度刚性出发去考量,毫无疑问,杨修违犯了军法,理应治罪。他担任军中要职,却不懂得克制言行,在没有确切根据的情况下,仅凭“鸡肋”便在军中散播退兵的消息。若曹操根本没有退兵的打算,那么退兵的消息就会变成谣言,损伤队伍的士气。从另一个角度看,杨修的预言果真应验了,就算杨修有十足的把握猜中曹操的想法,但退兵与否事关最高军事机密,若被敌军探得,则敌军很可能尾随掩杀。可见,小小的一句“鸡肋”,直接关系到了大军的存亡,以“惑乱军心”和“漏泄言教”之名将杨修治罪并不为过。
    在通信不发达的古代,造谣、禁谣和窃密、保密构筑了兵戎交锋背后的另一个战场。而在信息浪潮裹挟下的当代社会,保密和止谣工作更是重若千斤。在网络上,每一条不明来源的敏感言论都有可能被千万次转发,造成难以预计的后果,每一份涉密文件一旦联网,都存在被敌对势力窃取的隐患。偏偏在生活中,有些人法律意识淡薄,将了解“内情”作为炫耀的资本,或将保密当儿戏,以国家秘密作为饭后谈资;或听风就是雨,传播不实言论,甚至捏造谣言赚取眼球。要知道,保密和止谣均非小事,而关乎国家安全和稳定的大局。自觉做到保密和止谣,当为每一位现代公民所恪守义务,更应当成为每一位公职人员头顶永悬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汉成帝时期的尚书孔光,连家人问他宫殿前种了哪种树木,他都守口如瓶,留下了“不言温室之树”的千古美誉。
    我们需要的绝不是杨修恃才放旷、口无遮拦的小聪明,而应当是孔光谨言慎行的大智慧。三思而后言,百思而后行,不信谣、不传谣、不造谣,绝不泄露国家秘密。惟有如此,“杨修之死”的悲剧才不会重演。
                  

                                                       (越秀区体育发展中心 穆 成)

当前位置 : 首页 > 宣传教育 > 交流研讨

“杨修之死”给我们的警示

发布时间:2015-01-13

来源:本网   浏览量:-

【   字体:  

视力保护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