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起
网站主题皮肤1
网站主题皮肤2
网站主题皮肤3
<
>

大数据时代下须警惕个人信息泄露

发布时间:2019-03-28 来源:本网 浏览量:- 【字体: 视力保护色:

今年3•15晚会上,央视曝光了“缺德的智能骚扰电话”,即营销平台通过智能语音机器人,每天向成百上千人拨打骚扰电话,准确地推销房产、贷款、理财等信息,给广大民众造成许多困扰,同时也让人不禁发出疑问:骚扰电话是如何找上门来的?

个人信息泄露是“病灶区”。随着有关记者逐步深入调查之后发现,这些营销平台主要是通过Wi-Fi探针不断扫描周边无线设备,监听设备的MAC地址(由设备生产厂家写入硬件内部的信息,如同设备的身份证明,具有唯一性),然后将MAC地址与大数据进行关联,从而匹配出用户的手机号码、地理位置等信息,甚至基于大数据分析出用户情况,如年龄、工作、收入等等,达到精准营销的目的。事实上,Wi-Fi探针这项技术早在多年前就已经相当成熟了,但是如今各类产业肆无忌惮地收集用户个人信息,形成海量数据,二者相互结合之下,就产生了令人惊讶的效果。可以说,在大数据时代下,个人信息泄露是灰色营销产业野蛮生长、乱象频发的温床。

手机过度授权是“导火索”。移动手机的功能日趋丰富,也因而汇集了许多个人信息在其中,应用授权已经成为个人信息泄露的主要渠道之一:使用地图APP需要授予地理位置权限、使用相机APP需要授予拍照权限、使用聊天APP需要授予语音权限,甚至新闻类APP索要通讯录、发送短信等等与自身功能不相匹配权限……正是这些授权,使APP将个人信息尽数记录了下来,相关数据就成为了不法分子眼中“香饽饽”。一旦这些个人信息被从事数据买卖交易的公司收集、交换、贩卖,我们在互联网上就毫无隐私可言,变成“砧板上的鱼肉”,各种诈骗、营销也随之而来。

安全意识淡薄是“致命伤”。在大数据时代,出门可以打专车、吃饭可以点外卖、购物可以看推荐,殊不知同意了运营商的服务协议,就相当于签下了“个人信息卖身契”,将个人信息拱手送人。根据中国消费者协会最新发布的《APP个人信息泄露情况调查报告》显示,用户在安装和使用手机APP时很少阅读应用权限和用户协议或隐私政策,总是阅读占18.1%,经常阅读占8.2%,有时阅读占16.4%,偶尔阅读占31.2%,从不阅读占26.2%。这组数据反映出来的问题,正是当前许多手机用户的警惕意识不足、安全意识不高、防范意识不强。

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大数据为个人的衣食住行等带来了更加方便、更加快捷、更加优质的服务,但与此同时也给不法分子提供了更多谋取非法利益的手段,所以我们一定要警惕个人信息泄露,树立安全意识,提高防范能力,规范日常行为,切实保护好自己的个人信息。

(海珠区国家保密局

当前位置 : 首页 > 宣传教育 > 保密科技

大数据时代下须警惕个人信息泄露

发布时间:2019-03-28

来源:本网   浏览量:-

【   字体:  

视力保护色: